5月9日,輕質純堿最高報價突破2100元/噸,重質純堿突破2300元/噸。統計發現,二季度以來,全國純堿價格普遍上漲逾20%。
對此,市場人士普遍認為,近期純堿價格持續上漲,主要受到兩大因素的支撐:首先是純堿廠商中短期集中進入檢修期,其次是行業去產能導致供應收縮。綜合供需因素,純堿價格二季度有望持續上漲,純堿行業有望進入長景氣周期,有助于增厚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具有業績支撐的龍頭標的值得關注。
事實上,純堿行業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改善明顯,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300033,股吧)數據統計發現,18家純堿上市公司2018年一季度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近六成。其中,亞星化學(600319,股吧)(5366.20%)、ST云維(828.25%)、航錦科技(338.22%)、天原集團(002386,股吧)(326.90%)、氯堿化工(600618,股吧)(190.24%)、沙隆達A(166.42%)、天馬精化(002453,股吧)(162.27%)和江山股份(600389,股吧)(117.24%)等公司2018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均在100%以上。
純堿行業景氣度回升,在二級市場上也得到一定的反映。在可交易的33只純堿概念股中,有25只成份股月內實現上漲,占比近八成。其中,山東海化(000822,股吧)(15.85%)、天原集團(13.08%)、城市傳媒(600229,股吧)(12.08%)和三友化工(600409,股吧)(11.72%)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在10%以上,另外,沙隆達A、遠興能源(000683,股吧)、亞星化學、濱化股份(601678,股吧)、英力特(000635,股吧)、金牛化工、金路集團、新疆天業(600075,股吧)、中泰化學(002092,股吧)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也較顯著,均超4%。
資金流向方面,月內板塊內共有15只概念股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合計吸金4.62億元。具體來看,三友化工(16654.97萬元)、遠興能源(12973.54萬元)、天原集團(3979.14萬元)、山東海化(3449.44萬元)、濱化股份(2496.29萬元)和華泰股份(600308,股吧)(1500.93萬元)等個股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均在1000萬元以上。另外,金路集團、亞星化學、君正集團(601216,股吧)、城市傳媒、金晶科技(600586,股吧)、*ST雙環、新疆天業、沈陽化工(000698,股吧)、英力特等個股月內也獲得大單資金的青睞。
記者了解到,目前純堿企業庫存緊張導致供應量偏弱。5月份-6月份大批純堿廠商集中進入檢修期,供給將進一步受到影響。遼寧大化、天津渤化、安徽紅四方等企業檢修未復工,甘肅金昌、安徽德邦暫無復產計劃。南方供應整體不如北方充足,浙江杭州等地供應量相對較弱,重質純堿5月份預售新單高價運行,大客戶拿貨積極。可以預見,二季度整體高景氣度可期。
對于板塊投資策略,國聯證券表示,近期因集中檢修(3月份檢修涉及產能約790萬噸),純堿廠家庫存由春節后的90萬噸左右快速下降至目前的35萬噸左右,受此推動,純堿價格二季度有望持續上漲,行業有望進入長景氣周期,關注山東海化、遠興能源、天原集團、濱化股份等標的。
長城證券表示,根據百川資訊統計,4月份已有800萬噸的純堿產能進入檢修,預計近期遼寧大化、天津渤化、青海發投、安徽紅四方、金山化工、蘇尼特和江蘇井神等企業也將進入檢修。同時五彩堿廠停產,將影響純堿供應,導致庫存下降速度超出市場預期,建議關注山東海化、遠興能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