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道認購ETF實施減持的做法上,又將增加一位央企級參與者。
4月16日晚間,中國石油(601857)在港股率先發布公告,控股股東中國石油集團擬將所持公司股份換購工銀滬深3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工銀滬深300ETF”)份額, 本次擬認購不超過4.3億股對應的基金份額,約占公司總股本0.235%。
認購ETF參與國企改革?
中國石油介紹,由于認購證券投資基金屬于非交易過戶行為,中國石油集團所涉及股票占用競價減持額度,將在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一個月內實施,具體競價交易時段披露為2019年2月11日至5月10日。
對于本次認購,中國石油集團表示為了豐富投資組合,并承諾在基金成立后90天內,不減持使用股票認購獲得的基金份額。截至4月16日,中國石油股價報于7.73元/股。如果按照最新收盤價,本次認購規模最大將達33億元。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這并非中國石油集團首次認購ETF產品,而前次認購ETF被認為涉及國資改革。
2018年10月12日,中國石油集團以合計11.33億股A股股份分別認購博時基金、華夏基金和銀華基金發行的央企結構調整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份額。相關股份劃轉手續完成后,中國石油集團持有中國石油股份比例從去年三季度末的81.49%降至80.87%。對于這項認購,中國石油集團彼時并未單獨披露。
資料顯示,央企結構調整指數由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牽頭發起設立,并授權華夏、博時、銀華3家基金公司發行的央企結構調整ETF(央企ETF)產品,該指數編訂選取較具代表性的100只國務院國資委管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票加權計算構成。去年10月19日,中國誠通披露央企結構調整ETF成功完成募集,募集完成時總規模約483.4億元,以國企央企上市公司原股東的換購為主要來源。
中國誠通表示,希望通過公募基金產品的形式,在資本市場中實現國有資本和民間資本相互融合,共同推動央企結構調整改革,引領央企價值投資。
早在2016年的時候,上海為推進國資流動進行新嘗試,多家當地國企股票認購“上證國企改革ETF”。
套現33億?
從基金運作表現來看,目前央企結構調整ETF表現差強人意,并未跑贏同類被動指數基金,同時對中國石油配置均超過跟蹤指數權重。
數據顯示,3只央企結構調整ETF跟蹤的中證央企結構調整指數中,中國石油權重為2.53%,位列第8大權重股,但2018年基金年報顯示,中國石油在銀華央調結構ETF基金資產凈值的比例最高,達22.12%,另外在華夏央調結構ETF和博時央調結構ETF基金資產凈值的比例分別為17.55%和15.6%;另據Wind統計顯示,博時央企結構調整ETF作為同類中規模最大產品,最新年化回報率19.81%,落后于同期被動指數基金平均水平,其余ETF也均跑輸基準。
此前也有媒體指出,作為該類央企結構調整指數發起人中國誠通,與中國石油存在一定關聯關系。工商資料顯示,中國誠通全資控股北京誠通,而截至去年年末,北京誠通位列中國石油第6大股東。
不過,最新相關ETF對中國石油持倉比例有所調整。記者進一步統計發現,去年中國石油在三家ETF中均被不同程度賣出,累計賣出金額約19億元。
從投資范圍來看,本次中國石油集團擬認購的工銀滬深300ETF并不屬于上述類型。而近期,上市公司主要股東借道認購ETF成為市場減持花樣之一,實質為減持套現。
中興通訊3月12日公告,控股股東中興新擬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A股股份,在任意連續90個自然日內,減持總數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同時,中興新擬以持有的公司A股股份,約占公司總股本的1%,參與工銀瑞信滬深300ETF份額認購,滿足中興新經營所需,并擬優化資產配置;今年2月,三七互娛也公告稱其實際控制人吳緒順擬以不超過2124.8萬股三七互娛股票參與銀華MSCI中國A股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網下股票認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