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中炬高新明顯低開,一開盤便急速跳水,跌近9%,此后繼續弱勢震蕩走低,13點33分左右封死跌停,市值蒸發35億元。11月28日以來,中炬高新已是5連陰,累計跌幅15.58%,市值合計蒸發近58億元。
事實上,中炬高新可算是A股市場有名的白馬股了,其股價在最近三年是連續上漲,今年以來漲幅達34.11%。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像中炬高新這樣的近3年連續上漲的公司(不含2017年以來上市公司),僅有40家。
走勢這么亮眼的公司,股價怎么突然就不行了呢?是業績不好嗎?貌似并不是。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14-2018年5年間,中炬高新除了在2015年開了小差外,其余年份是逐年增加。今年前三季度繼續實現歸母凈利潤5.46億元,同比增長12.32%。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那是資金有問題嗎?貌似也不是。中炬高新三季報顯示,截至9月底,公司擁有貨幣資金6.75億元,存在短期借款1.12億元,短期應付賬款3.67億元,且無長期借款和長期應付款。
此外,今年3月21日,中炬高新發布公告稱,經公司判斷,并與第一大股東中山潤田核實,公司實際控制人由中山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變更為姚振華。姚振華旗下的鉅盛華公司,通過中山潤田間接持有公司24.92%的股份。
姚振華,鉅盛華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吧,這可是當年向萬科A發起強勢攻勢的一家公司,甚至把王石都逼走了,資金實力可見一斑。所以說,中炬高新應該也不缺錢。
業績很好,錢也不缺,那到底是為何呢?從多路媒體的報道來看,很可能與公司的一個股權收購失敗有關。
12月3日晚,中炬高新發布公告,就全資子公司廣東美味鮮調味食品有限公司(下稱“美味鮮”)收購曲水朗天慧德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朗天慧德”)持有的廣東廚邦食品有限公司(下稱“廚邦”)20%股權爭議案,披露了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的終局仲裁。根據裁決,該股權轉讓協議不具有法律效力,美味鮮的全部仲裁反請求被駁回。
而廚邦的股權結構顯示,美味鮮持股80%,朗天慧德持股20%。也就是說,美味鮮是打算全資控股廚邦的。至于廚邦,公開資料顯示,其成立于2012年,臺灣著名演員李立群的那句廣告語,“廚邦醬油美味鮮,曬足180天”,曾在一段時間里屢屢登上多個頻道的黃金檔。
廚邦對中炬高新有多重要?數據顯示,2016-2018年,廚邦分別實現凈利潤1.95億元、2.66億元、3.22億元,分別為中炬高新同期凈利潤的53.87%、58.72%、53.05%。此外,今年前三季度,中炬高新實現營收33.36億元,其中醬油產品收入21.39億元,占比64.12%。
如此可以看出,醬油是中炬高新的核心業務板塊,謀求對廚邦的全資控股無疑是對核心業務的鞏固。現在失敗了,所以投資者開始用腳投票了。
而12月4日晚,中炬高新的一份公告,也可以看出公司對于股權收購不成功,有多生氣。在這份高管免職公告中,中炬高新董事會全票通過,免去張衛華的副總經理職務。
因為此前,張衛華和中炬高新原總經理陳超強、副總經理張曉虹三人,與朗天慧德簽署了《會議紀要》,內容包括要求終止合同、另行洽談等。從而導致了美味鮮和朗天慧德雙方的扯皮。
至于這次閃崩,誰扮演了砸盤的重要角色呢?這或許可以從中炬高新的當日龍虎榜看出,數據顯示,買入前五有3家機構,合計買入21547.89萬元,賣出前五有4家機構,合計賣出51300.99萬元。即周三機構凈賣出29753.1萬元。此外,滬股通買入10360.35萬元,同時賣出10507.16萬元,即凈賣出146.81萬元。
要知道,周三中炬高新的成交額僅為13.89億元,如此看來,機構和滬股通兩者的成交額就占了67.5%。
當然,從其前十大股東來看,社保基金有4個組合現身,分別是第4、5、6和第9大股東,合計持股4980.24萬股,占中炬高新總股本比6.2%。經此一崩,社保基金一天就蒸發了2.1個億。
截至當天收盤,只有2782手封單封死跌停,大約1100萬資金,照此看來,要說中炬高新還要怎么崩下去,貌似也不太可能。所以,他的2.56萬戶股東,還沒到要死要活的時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