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部門一紙封禁令,懸在天佑們頭上的那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干脆利落地掉下來。
2月12日凌晨,有消息稱,主播天佑、盧本偉等被全網禁播。這一消息在當晚播出的《焦點訪談》節目中被證實。
在這期名為《重拳打擊網絡亂象》的節目中,《焦點訪談》狠批網絡直播平臺傳播低俗、色情、暴力等違法有害信息,內容不堪入目。并點名批評天佑“在網絡直播當中談及色情話題,張嘴就來”,“在直播當中用說唱形式詳細描述吸毒后的各種感受”。
對違規頭部網紅主播的封禁,僅僅只是監管部門重拳整治網絡直播亂象的開始。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近日作出部署,2月上旬至4月下旬,將針對相關問題進一步開展集中整治行動。
一個清晰的信號傳達給直播平臺和主播們,靠“劍走偏鋒”博眼球、引流量,獲利套現的這條“捷徑”,走不通了。對于剛剛從2017年的流量低谷中回過神來,用“直播答題”刷了一波存在感的直播平臺來說,內容轉型和盈利模式升級的問題,顯得更加緊迫。
直播看上去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新事物,但事實上,從2005年PC端秀場直播出現開始算,直播行業的發展已十年有余。
而十余年來,直播從PC端到移動端,從單一領域到泛娛樂領域,從獨立場景到多元化場景,伴隨著市場、技術、資本、政策等的變化和驅動,又經歷了哪些冰與火、沉與浮?
“風口”與“亂象”
2016年,一個叫“MC天佑”的主播忽然紅爆網絡。就連許多不玩直播的人,也能在各種場合聽到他唱的那首《一人飲酒醉》。
這一年,天佑身上的標簽,從YY“最佳男MC第一名”,升級為“主播網紅第一人”。他參加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節目,應邀到金鷹節現場表演。網上還流傳,他以2500萬元的天價拿下觀致汽車的代言,超越此前papi醬的2200萬元視頻貼片廣告費,成為網紅界的廣告收入第一人。
這一年,也是直播行業實現爆發式增長,被稱為“網絡直播元年”的一年。
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以下簡稱“網絡表演直播分會”)2017年5月發布的《網絡表演(直播)社會價值報告》,2016年,我國網絡表演(直播)整體營收達到218.5億,平臺數量達250多家,用戶規模3.44億,占網民總體規模的47.1%。
而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6年中國在線直播行業專題研究》,2015年中國在線直播平臺數量接近200家,網絡直播的市場規模約為90億,網絡直播平臺用戶數量達到2億。也就是說,2016年,我國網絡直播市場規模比上年增長約143%,用戶規模增長72%。
有數據顯示,2016年拿到融資的直播平臺在100家以上:2016年1月,映客獲得8000萬元A+輪融資;2016年3月和8月,斗魚直播先后完成1億美元B輪融資和15億元C輪融資;2016年9月,熊貓直播完成6.5億元A輪融資;2016年10月,花椒直播獲得3億元A輪融資……
然而,彼時正當“風口”的直播行業,引人注目的除了資本的瘋狂入局,還有種種令人咋舌的網絡亂象。其中包括2016年1月引起輿論嘩然的斗魚主播“直播造人”事件,以及2016年11月曝出的快手主播“大涼山公益作假”事件。
2016年5月和2016年11月,《焦點訪談》先后播出《網絡直播豈能為紅涉黃》和《網絡直播鬧劇何時休》兩期節目,直批網絡直播平臺淫穢色情視頻泛濫,用低俗淫穢語言挑逗未成年人,直播偽公益、假慈善,直播虐殺野生動物,甚至直播吸毒等違法犯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