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公募基金2018年一季度報告的披露,各只基金產品當季的總申購狀況、總贖回狀況也陸續曝光。通過這些指標,我們可以看出投資者投入資金量的變化,以及哪些類型的產品更受投資者的歡迎?
一季度基金份額增加5763億
Wind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得益于產品數量增加等因素,總申購份額達到了12.5萬億份,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9%。而同期的總贖回份額為11.9萬億份,同比也增長了38%。
在份額凈流入(總申購-總贖回)這一指標上,《投資者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得出,今年第一季度整個公募基金行業份額總計增加了5763億份,而去年同期則是減少了3015億份。
這一增一減之間可以明顯看出,去年公募基金呈現明顯的賺錢效應,確實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資金。Wind數據顯示,去年6152只非貨幣基金(份額分開計算)中,獲得正收益的基金占比高達65.6%。而在A股市場3472只個股中,有1102只股價上漲,占比僅為31.74%。
此外,有分析認為,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走低,也使得一些股民愿意拿出一部分資金來購買風格更為穩健的公募基金,以分散投資風險。
貨基依然最受歡迎
那么,哪些類型的基金更加受到投資者的歡迎?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共有貨幣型基金、國際(QDII)股票型基金等總計7類基金產品份額出現了凈流入。
其中,流動性較好、收益穩定且投資門檻較低的貨幣型基金依然最受廣大投資者青睞,貨幣基金凈流入達到8625億份。天弘基金的余額寶、云商寶等,一季度的凈流入量依然較高,分別達到了1094億份、1010億份。不過公司方面近期也表示,天弘余額寶的規模增速已經進一步放緩至6.9%,這一季增速是該基金成立以來同比最低的。另外還有建信現金添利A、工銀瑞信貨幣等總計35只貨幣基金今年一季度的凈流入量達到了百億份額。
國際(QDII)股票型基金今年第一季度凈流入量達到了45億份,其中,港股QDII繼續受到追捧,以在海外上市的中國互聯網企業為投資標的產品也受到投資者歡迎。數據顯示,易方達恒生H股ETF、華夏恒生ETF、銀華恒生H股、交銀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南方香港優選等產品今年一季度都有較好的凈流入量。
商品型基金雖然數量比較少,僅有12只,但其中7只基金一季度呈現凈流入。博時黃金ETF、華安易富黃金ETF聯接C、博時黃金ETF聯接C等多只產品凈流入量達上千萬份。
而商品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短期純債型基金、增強指數型基金、增強指數型債券基金等類型產品,今年一季度凈流入量分別為33.54億份、10.35億份、5.97億份、3.13億份及0.02億份。
綜上來看,權益類基金中,國際(QDII)股票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增強指數型基金較受投資者歡迎;而固收類基金中,投資者更愿意選擇貨幣基金、短期純債型基金。
靈活配置型基金大額凈流出
統計顯示,靈活配置型基金、偏債混合型基金、混合債券型基金一級基金等13個類型產品今年一季度出現份額凈流出的情況。
靈活配置型基金今年第一季度凈流出量最大,達2198億元。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五只國家隊基金——華夏新經濟、嘉實新機遇、南方消費活力、易方達瑞惠、招商豐慶A遭遇集體贖回,總贖回份額達到了1400億份。
由于這些基金一季度申購份額均為零,所以這五只國家隊基金也是靈活配置型基金中凈流出量最多的基金。不過有資深專業人士對記者表示,股市行情不會因為這2000億元的國家隊資金而有太大變化。
此外,一位滬上基金公司相關人士還對記者表示,今年此類基金凈流出量較大或許與某些保本基金轉型有關。
自去年1月份《關于避險策略基金的指導意見》出臺,“保本基金”名稱調整為“避險策略基金”,到期后應調整基金名稱、轉換保本保障方式,不符合要求的應轉為其他類型基金或予以清算。轉型之后的基金由于投資目標、投資范圍、投資策略以及基金費率等內容均出現了變更,因此有大額贖回也是業內比較正常的現象。
記者注意到,凈流出量較高的諾安安鑫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就是這樣一款產品,該基金是由諾安安鑫保本在 2018年2月22日到期后正式轉型而來。又比如凈流出量達1.5億份的國聯安安穩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則是由國聯安安穩保本混合型在3月12日到期后變更而成。
偏債混合型基金今年一季度凈流出量也比較多,達到了375億份,華商保本1號、信誠永豐一年定期開放A等多只基金凈流出量都在5億份以上。記者注意到,雖然這類產品凈流出的絕對值并不是很大,但是出現凈流出情況的產品比較多。數據顯示,在446只偏股混合型基金產品(A/C份額分開統計)中,共有336只基金都是凈流出的狀態。
總體來看,一季度公募基金的份額呈現凈流入狀態,說明基金產品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資金。但需要注意的是,多數投資者還是更愿意投向貨幣型基金、國際(QDII)股票型基金,而對靈活配置、偏債混合型等類型的產品還是略顯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