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A股和港股持續震蕩的局面,如何看待未來市場走向?下半年投資該如何進行?記者就此采訪了嘉實基金港股通策略組組長張金濤。他認為,悲觀預期往往帶來更大的向好概率,A股和港股市場的優質標的正逐漸顯現估值吸引力,立足當下可逆向布局,與好公司共成長將有機會獲得較好的回報。
悲觀情緒難改長期向好趨勢
對于6月以來市場的加速調整,張金濤認為,投資者對市場的悲觀預期已經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釋放。上證綜指估值目前已處于歷史最低區域,即使不足以言底,亦無須過分悲觀。“上證50現在的估值在8.5倍左右,歷史上最低為6倍多。更接近底部的是創業板估值,歷史底部是18.3倍,現在是20倍左右。但是A股向來比較情緒化,一致化預期下估值并不能形成強支撐,即使到達底部,想要再度上漲也需要催化劑。” 張金濤說。
展望下半年,張金濤認為,短期仍將維持震蕩格局,下半年需要關注一些重要的時間節點和經濟數據。現在的經濟基本面相比往年要好一些,韌性也比較明顯。市場中長期內會有反彈。
港股上半年整體表現好于A股,但張金濤表示,人民幣走弱通常會對港股造成一定影響,短期可能出現補跌。但港股的估值也處于低位,向下空間不大,優質個股會提前見底。
滬港深團隊再度出擊
對于下半年選股的方向,張金濤表示,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出發。“A股被納入MSCI指數之后,將逐漸與國際市場接軌,優勢顯著、有定價權的個股集中在大消費、醫藥和科技三大領域,消費和醫藥板塊的機會更多一些。這些龍頭企業經過去年的大幅上漲以后,和國際同類企業相比估值還是不貴,而且增速相對更快,對外資仍有一定吸引力。而港股比較特別一點,在消費和醫藥領域低估值優質個股數量較少,但是在周期和大金融領域比較多,對這類個股外資更偏好在港股做配置。”張金濤說。
基金發行有“好發不好做,好做不好發”一說。2016年5月27日成立的嘉實滬港深精選作為2017年的“明星基金”,獲得了超過50%的凈值增長率,而當初發行時步履維艱。此次為把握中長期投資良機,嘉實推出了首只兩年定開靈活配置混合基金——嘉實瑞享,擬任基金經理為張金濤,該基金以為客戶創造績優回報的理念追求長期價值。
“就好像經歷了一番輪回。”張金濤感慨地說,“嘉實滬港深團隊從第一只產品滬港深精選成立至今,指數基本上走平,基金業績卻上漲超過50%。但是統計顯示,這期間大部分個人投資者在股市的平均虧損幅度也在50%左右。事實證明,專業的機構投資者確實能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中幫助持有人獲取回報。因此,建立正確的理念和長期投資的信心至關重要。”
張金濤介紹,除了封閉兩年定期開放,嘉實瑞享還引入了業內首創的股票倉位控制方式?;鹌跫s中約定,如果封閉期內產品凈值跌幅超過10%、小于15%,股票倉位控制在30%到80%;如果跌到15%以下,股票倉位可以調整為0%到50%。換句話說,這是業內少有的一旦遭遇極端情況可以空倉的基金,將風險控制理念推升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