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跌越買,有多恐慌就有多貪婪!五大ETF一周流入80億
記者 項晶 李樹超應尤佳何漪
受外圍股市大跌影響,國慶節后首周A股跌幅較大,上證綜指單周跌幅達到7.6%,大盤跌破“熔斷底”,創業板指、中小板指同期跌幅也高達10.13%、11.32%,A股市場一片風聲鶴唳。
然而,在股市大幅調整的同時,股票型開放式交易型指數基金(ETF)份額卻逆市大增53.44億份,跟蹤上證50、滬深300和創業板市場的5大ETF大舉凈申購,一周流入資金80多億元。
單周近50億元凈流入
資金逆市買入華夏上證50ETF
Wind數據顯示,上周獲得資金凈申購最多的當屬跟蹤上證50指數的場內基金龍頭華夏上證50ETF。截至10月12日收盤,該ETF總份額為175.12億份,單周增加19.94億份。按照該ETF上周2.496元的均價計算,在市場下挫過程中共有約49.77億元資金凈流入。
股市不斷尋底,華夏上證50ETF今年以來規模保持穩定:年初時,該基金總份額約為130億份;九月底,該基金份額維持在150億份到155億份之間;國慶長假后首個交易日,在滬指大跌3.7%、上證50指數重挫近5%的情況下,華夏上證50ETF份額單日凈增長9.06億份,并創下近一月單日凈流入之最。
針對資金大量申購上證50ETF的現象,金信深圳成長基金經理唐雷表示,上證50ETF基金獲凈申購印證了機構看好藍籌股的邏輯。“隨著越來越多的改革政策出臺,更多的機構投資者對于經濟預期和國家長期前景的看法出現了邊際改善,開始逐步加大對以上證50和滬深300為代表的藍籌板塊的配置力度。”
華南一家基金公司股票投資部總監也表示,外資在不斷進入A股,價值投資的理念越來越被市場認同。當下買入以藍籌股為主的上證50ETF,即使短期仍不確定估值是否已經見底,但上證50指數目前的PB在1.1倍、PE在10倍左右,即便因為經濟周期下行,部分上市公司盈利下滑,但長遠看,目前投資藍籌股正處于一個風險收益回報相對較好的時機。
滬上一位基金經理也表示,從申購藍籌ETF的資金看,主要是出于估值相對較低、盈利確定性的判斷,在弱市中買入這個板塊較有安全保障。
創業板指ETF龍頭獲資金凈申購
不僅藍籌ETF受到資金青睞,跟蹤創業板指的場內基金也出現了明顯的資金凈申購。Wind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五,跟蹤創業板指數的場內基金龍頭華安創業板5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總份額都有超過6億份的增長。其中,跟蹤創業板50指數的華安創業板50最新份額為154.86億份,比國慶節前增加了6.94億份,若按上周每份0.449元的均價估算,約有3.12億元資金凈申購。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該ETF總份額已增長了約50倍,這只年內份額增長最快的ETF代表了部分資金對創業板未來走勢的看好。另外,易方達創業板ETF上周也獲得約7.79億元凈申購。
上述三大ETF節后首周合計流入資金量超過60億元。
上述滬上基金經理表示,創業板ETF或資金申購,大致是出于兩個方向的考量:一是成長股代表經濟發展的未來,國家會堅定支持代表未來經濟發展的新興產業;二是中美貿易爭端持續,從經濟增長模式來看,出口導向型應會向內需主導型轉變,刺激消費將會成為一個大方向,而創業板正聚集了很多新興服務產業。
華南上述公募股票投資部總監認為,創業板跌了三年多,很多個股估值已經跌到比較合理的區間。與上證50相比,創業板彈性更大,這應該是部分資金“抄底”創業板ETF的一個原因。
唐雷表示,今年2月份以來創業板ETF持續獲得凈申購,這也是上半年部分成長股表現突出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四季度宏觀政策環境變化的背景下,創業板ETF繼續大幅度凈申購的概率較小。
長期投資者正積極入市
除了上述三大龍頭ETF受到資金追捧,上周獲得資金凈申購較多的還有華泰柏瑞滬深300、華夏滬深300、國泰證券、建信MSCI和廣發創業板等多只ETF,其中華泰柏瑞和華夏兩只基金份額增長均超過3億份,凈流入資金都在10億元以上。
對于藍籌、創業板ETF受到較大申購的現象,滬上一家中型公募投資總監表示,一般而言,在市場下跌過程中,趨勢投資者是不斷撤出的,價值投資者則是不斷進入。等到趨勢投資者撤得差不多了,價值投資者的進入也越來越堅定,那時候市場基本上也就見底了。“根據歷史經驗,藍籌股在熊市末期會率先見底,而其估值較低、盈利確定性較高,因此,作為價值投資者會在這個時候買入并堅持持有,這是我猜測部分資金申購以上證50為代表的藍籌ETF的邏輯。而創業板的彈性空間相對較大,通常在等待市場確定見底的時候,博彈性、博趨勢的投資者會選擇創業板。”該投資總監說。
深圳一位中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也分析,機構投資者的投資需求一般分為短期和長期。因為有考核要求,短期資金申贖比較快。但長期資金往往都是聰明資金,在市場震蕩下跌的情況下,往往是越跌越買。“因為等到市場真正開始反彈,就很難找到好的買點了。”
深圳一位中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也向記者透露,有部分3~5年期限的保險資金在大跌期間加倉。
在多只ETF出現凈申購的同時,也有部分ETF出現了凈流出,不過流出的資金量不大,期間資金凈流出最多的國泰中證軍工ETF,單周份額減少了0.33億份,折合約2千萬元。
基金經理:短期或有風險長期投資機會明確
中國基金報記者應尤佳何漪
上周,A股單周跌幅達到7.6%,恐慌中資金涌動。中國基金報記者采訪了多位基金經理,討論對后市的看法、短期操作策略、行業投資策略、現有產品面臨的申贖情況等。
外圍因素影響A股
不必太看重外圍市場的擾動
對于近期市場的大幅波動,基金經理們的態度比較一致———A股大跌主要是受到外圍市場影響。國金基金認為,美債收益率飆升,美國股市10月10日遭遇黑色星期三,拖累全球股市,A股也超預期大跌。金信深圳成長基金經理唐雷認為,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部分經濟數據不及預期是節后市場加速下跌的主要導火索。
市場受到重挫,本已低迷的A股雪上加霜。國泰基金的基金經理程洲直言,對于此類外圍市場的擾動不必太過擔憂。諾德基金也認為,短期悲觀情緒宣泄之后,市場有估值修復的內在需求,現階段不宜過度悲觀。從中長期視角看,資產價格最困難的階段可能即將過去,核心原因在于全球流動性會邊際改善。一方面,市場普遍預期美國經濟增速將放緩,若兌現或將改變美債收益率高企和美元強勢的局面。另一方面,美股從高位回落之后,會帶動風險偏好下行,增加對美債的配置從而為全球的流動性環境帶來邊際的寬松。
包括諾德基金在內的多數基金經理認為,“減稅降費、穩增長、促消費”改革措施逐步落實,市場對長期增長的預期將會得到改善。
短期風險有待觀察
估值較低出現長期投資機會
在大多數基金經理看來,A股市場底部特征已越來越明顯,但短期走勢也需要密切觀察;部分基金經理認為不排除繼續超跌的可能。中歐基金基金經理曹名長認為,目前的A股的情況與2008年11月股市見底前非常相似。諸多國內外不確定性因素壓制著股市估值,投資者情緒極度低迷,優質個股也跟隨股市下跌。短期來看,投資仍然要面臨痛苦的抉擇,市場底部的形成還不明朗,市場缺少信心和長期資金。
也有基金經理表示,現在剛剛跌破2600點整數關口,未來可能還會有調整、橫盤甚至下跌,但是整體已經處于底部區域。如果真的繼續下跌并跌破整數關口也并一定是壞事,反而是建倉的好時機。
與此同時,從長期投資來看,大部分基金認為現在具備較好的投資價值。諾德基金認為,目前估值端的壓力已經大幅減輕,樂觀因素正在逐漸累積,一些具有良好業績的優質白馬公司已經具備長期配置價值。國金基金認為,與估值處于高位的美股相比,A股估值已處于歷史底部,為市場提供了更好的長期配置機會。
程洲表示,現在不少好公司已經很便宜,這些標的具備了配置價值,現在的市場環境已經適合做一些左側配置。他認為,當前市場其實存在著估值修復的空間,不需要過度悲觀。
北京一家次新公募基金經理認為,市場經過大跌,很多股票價格非常便宜,估值進一步擠壓,市場的機會也越來越明顯。
此外,還有基金經理表示,把時間維度拉長至一年以上來看,目前A股估值、點位都處于較低階段,具備很好的投資價值。
拐點預測有難度
短期操作現分歧
然而,對于近期的具體操盤策略,基金經理仍然存在分歧。一些價值投資風格的基金經理保持適中或偏高倉位,部分基金經理在上周采取了加倉策略,短期內有加倉的準備。
一位價值投資風格的基金經理表示,現在市場標的價格比較便宜,他的倉位比其他基金經理要高不少。“很多好公司的估值很便宜,沒有必要過于悲觀。現在踏空的風險比股市繼續下跌套牢的風險更大。現在我反而不敢降倉位。”
有基金經理表示,現在大家情緒都很悲觀,雖然很多公司價格便宜了,卻還在繼續跌。“在這樣的點位,我是相對樂觀的,我的倉位也比較高。”
一位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經理表示,目前依然是高位運行。“我調倉的原則有三點,找到了更好的標的、投資邏輯發生變化、出現大額贖回。現在這三點都不具備,所以沒有調倉,也不會減倉。”
華南一位大型公募基金經理直言,考慮增加一定的股票配置,在操作上也可以更加積極主動一些。
一位中型基金公司基金經理表示,他管理的次新基金已完成建倉,節前倉位有90%,上周調整到80%,未來準備逐步緩慢加倉5個點。
華南一家公募股票投資部總監提到,之前倉位大概在六七成。上周逢低加倉了10%左右,主要是一些藍籌股。“這次也算是一個機會。”
然而,也有不少基金經理頗為謹慎,策略以防御為主,對后市較為謹慎。“主要是出于防范風險的考慮,希望不要加大基金凈值波動。
有基金經理表示現在倉位很低,基本上處于基金合同規定的最低倉位線,而且也還沒有加倉的打算,只希望通過做波段來增厚收益。“不過,現在的市場行情要做波段非常困難,希望等市場平穩一些后,再找機會。”
上海一位基金經理直言,他管理的基金權益類倉位在七成左右,上周并沒有操作。目前市場不確定性太多,還是從防御角度配置資產。
一家中型公募投資總監向記者表示,上周股市發生較大波動,先觀望,也并未加倉。
北京一家次新公募基金經理也表示,他們延續了從二季度以來的判斷,A股缺乏趨勢性投資機會,在投資上保持相對保守的策略,并不會因為短期的暴漲暴跌改變倉位和策略。
看好大金融和大消費板塊
其次是醫藥、基建
對于具體投資標的,基金經理較為看好大金融和大消費板塊。
程洲認為,未來市場的投資機會可能是結構性的,比較看好估值水平足夠低的大金融板塊,尤其是銀行。此外,他還看好具有高分紅能力的周期行業龍頭,以及符合產業升級、結構轉型的細分行業龍頭以及一些被錯殺的龍頭企業。
唐雷也表示,結構上看,政策推動的經濟預期改善和風險偏好提升可能會導致低估值藍籌股的估值修復,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板塊值得關注。
事實上,有不少基金經理談到了大金融板塊的投資機會,有的基金經理比較看好保險,原因是保險估值較低,而明年的業績增長明確。有的基金經理看好銀行,不僅因為現在銀行估值低,也因為銀行的壞賬壓力可能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大,存在估值修復的訴求。
以中歐基金為代表的多家基金公司也明確表示,建議關注具備防御屬性的行業及個股,看好“大消費+大金融”的表現。國金基金提到,從行業上看,除了估值較低的銀行,基建股也具備較好的配置機會。
另外,華南一位大型公募基金經理認為,四季度更加看好低估值藍籌和消費、醫藥等細分行業龍頭公司,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估值相對低估,未來有提升的潛力;二是這類股票符合未來外資流入A股的配置方向。
大部分基金申贖正常
少數產品凈申購
據了解,大部分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在上周沒有出現較大的申贖變動。
有基金經理透露,他們公司較大量的申贖集中在下跌的早期階段,而在持續下跌過程中,贖回的情況反而沒有那么多,近期沒有出現大規模贖回。
上述大型公司基金經理表示,他管理的所有基金產品沒有出現大額贖回的情況,近期申贖比較正常。
唐雷表示,該公司的機構投資者較多,面對市場波動的反映也較為冷靜。近期,公司的產品申贖狀態較為正常,并未出現明顯不同以往的申購與贖回量。
國金基金相關人士也介紹,該公司的基金產品申贖沒有明顯變化,目前來看,市場資金仍然偏好低風險的固收類產品。
一位中型基金公司基金經理提到,該公司產品大都是散戶,沒有出現大的申贖,整體情況比較正常。
與此同時,少數基金產品還出現了資金凈申購。上海一位基金經理提到,自己管理的基金上周陸續有一些凈申購,尤其是上周四進來了較多資金。“這也說明投資者開始逐漸理性。”
北京一家次新公募基金經理也表示,該公司產品中不少是機構資金,市場急跌中并沒有大的贖回,部分基金還出現了一些凈申購,尤其是一只三年封閉期混合型基金的順利募集,說明也有部分聰明資金看到了大跌中的長期投資機會。
不過,也有基金經理告訴記者,近期部分加杠桿持有基金的投資者承擔著很大的壓力,被迫贖回較多,這樣的贖回也給基金經理造成一定的調倉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