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基金駛入快車道。截至目前,8家公募基金公司申報的“科技創新基金”處于接收材料階段。
“什么時候能通過審核,我們不知道。走簡易程序審核最快20天可批下來,復雜的話時間會長一些。”一家已申報基金公司的人士表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的多家公募基金公司表示,目前正在積極準備報送科創板基金的材料。
而私募基金人士表示,近期大家也在熱烈討論投資科創板一事,舊基金修改投資范圍難度較大,不少要備案的新產品準備把科創板納入投資范圍,“有備無患”。據悉,私募新產品備案僅需一周。
申報井噴
2月25日,證監會官網最新公告顯示,中歐基金和招商基金分別提交了“中歐科創先鋒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和“招商科技創新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募集申請注冊。
除了上述兩只科創板基金,在2月22日,華夏科技創新、富國科技創新靈活配置、易方達科技創新靈活配置、工銀瑞信科技創新靈活配置、嘉實科技創新和匯添富科技創新等6只科創板基金已報送材料。
2月25日,多家基金公司也向記者表示,目前正在準備報送科創板基金的材料。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人士說:“我們的科創板基金產品還在準備階段,比如定產品名稱,基金經理等。”
對此,格上財富研究員張婷介紹:“公募基金在為發行科創板基金做準備,包括科創板相關基金產品的設計、運作形式、標的選擇、退出形式等等。未來這種類型的基金每家基金公司應該都會去進行參與,因為未來企業融資會更加向直接融資轉變,而科創板為很多無法滿足盈利或者其他上市條件的公司提供了融資渠道。”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也告訴記者:“科創板是今年資本市場大事,并且今年推出科創板是勢在必行,科創板設置了投資者門檻,要求50萬以上的投資者才能參與,因此大多數中小投資人無緣參與,他們可以通過購買公募基金來參與。多個基金公司都準備材料來申報科創板基金,大家希望能夠在科創板設立時有一個比較好的發展。”
不過,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雄認為,“未來科創板基金數量的多少要根據在科創板上市的公司數量和質量所決定,如果科創板發行較火熱,優質公司多,自然能吸引更多的基金成立。”
大家都非常好奇科創板基金究竟是怎樣操作的?
一家科創板基金處于接受材料階段基金公司的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細節暫不清楚,我們知道的就是產品是一個范圍可投科創板的科技概念開放式基金。因為科創板的投資門檻和主板不一樣,大家并不知道以前的產品能不能被納入投資科創板的范圍,又不能隨便修改以前的產品的基金合同。所以各家可能先行申報了。”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雄也表示:“科創板基金的招募合同尚未出爐,細則可能需進一步觀察,主要就是投資于科創板的基金。”
具體操作上,舊基金能否投資到科創板,業內尚迷糊。
有基金經理表示:“舊基金的投資范圍肯定沒有科創板,新基金能否把投資范圍擴到科創板,怎么弄,看證監會的決定。”
也有基金業人士表示:“科創板正式開通,舊基金應該不用調整投資范圍就能投資科創板,因為原有的合同中有‘可投資證監會指定的其他品種’。”
不過,科創板基金給投資者帶來機會的同時,風險也不小。楊德龍指出:“科創板基金的風險相對于傳統的基金還是有一點大。因為畢竟科創板上市公司多數都是一些初創公司,有的還沒有實現盈利,所以對基金經理的要求很高,基金經理必須能有比較好的眼光和研究能力,選出好的公司。科創板基金的業績波動的可能會更大一些,建議投資者要謹慎。可以通過買基金來參與,而不要自己參與。
有基金人士坦言:“科創板基金是概念或主題,至于以后能否賺錢,是否火爆,都不好說,最終能賺錢、有好業績才能是硬道理。”
私募備案僅需1周準備
在公募為申報科創板基金忙碌時,私募也在密切關注科創板的投資消息。
“科創板基金的公募產品需要通過證監會審批,但私募不需要,只要向中國基金業協會備案。因為科創板的要求不高,僅50萬投資門檻,而私募的門檻是100萬,所以很多私募都可以直接配科創板,也就是說,如果科創板開通,私募可以直接用新產品投資科創板的股票。”2月25日,一位廣州私募公司高管表示。
一位深圳的私募公司董事長介紹,目前私募產品的投資范圍不包括科創板,所以私募產品需要修改投資范圍才能投資科創板,“因為科創板對產品投資范圍和投資者合格有要求”。
不過,據悉,私募基金要修改投資范圍特別困難,所以有私募人士表示,投資科創板的話,不會選擇修改舊產品投資范圍,“直接備案新的產品就好了”。
而私募是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做產品備案,“產品備案起來非常快,正常的話是一周,中基協一般是每周反饋一次”。
“在新成立的產品中,私募有不少會主動地把投資范圍擴大至科創板,有備無患。”廣州私募公司高管表示。
“我的朋友圈,有挺多人都在積極交流投資科創板的事情,但現在科創板的投資不是特別明朗,是什么標的大家都不知道,但是科創板很受重視。此外,游資最喜歡科創板,應該會有個別科創板股票有比較大幅度的暴漲。”前述私募基金人士表示。
張婷建議投資者,“目前科創板基金作為一個新的品類,其運行情況以及未來的業績情況無法預知,因此投資者要謹慎參與,或選擇投研實力比較強的基金公司進行參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