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A股市場主要指數的短期下行,ETF產品的規模變化再次引發市場關注,不斷有頭部ETF產品單日凈申購資金10余億元、20余億元的消息傳來。《證券日報》記者據數據統計,截至5月15日發稿時,進入5月份以來僅8個交易日里,凈流入ETF產品的資金已經有134.79億元。
不懼股指短期下行,135億元資金逆市加倉ETF
5月份的上半程,A股市場頗不寧靜,先是有康美藥業、歐菲光這些昔日白馬股“爆雷”,后有北向資金陸續賣出大消費和大金融股。不過,A股市場主要股指在此期間表現出了強大的韌性,眾機構也普遍力挺A股,認為其長期牛市邏輯并未發生改變,呼吁投資者看淡短期波動。
與之相呼應的是,眾多資金仍在逆市涌入公募ETF產品,頭部ETF產品規模再度走高。《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五月份以來僅8個交易日里,已經有近135億元資金凈流入ETF。華夏上證5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等頭部產品吸金勢頭最為猛烈,單日吸金超10億元的現象也屢屢出現。
有公募ETF基金經理表示,近期ETF受眾多資金追捧的主要原因,不能忽略的是ETF產品本身具備的優勢。
伴隨著A股市場主要指數的短期下行,ETF產品的規模變化再次引發市場關注,不斷有頭部ETF產品單日凈申購資金10余億元、20余億元的消息傳來。《證券日報》記者據數據統計,截至5月15日發稿時,進入5月份以來僅8個交易日里,凈流入ETF產品的資金已經有134.79億元。
華夏上證5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等頭部產品依然是資金搶購的重點對象。在近8個交易日里,華夏上證50ETF的場內流通份額驟增至超8億份,按照該基金的單位凈值測算,凈流入該ETF的資金已經有35.23億元;另外,易方達創業板ETF、易方達滬深300ETF在同期也分別獲得23.19億元、19.11億元的凈申購。
今年以來貨幣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普遍在3%左右,不少基金公司又通過閉門謝客的方式控制貨幣基金規模增長,這在五一假期前夕尤為顯著。《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4月份最后一周的時間里,先后有26只貨幣基金暫停大額申購業務。
籠罩在貨幣基金的陰影,也進一步為ETF的火熱提供了資金來源。記者梳理發現,四月份最后一周便早有大量資金率先流入ETF,具備品牌和規模優勢的頭部ETF產品依舊最受青睞,在此期間,按照每日基金份額變化和凈值測算,累計有超過80億元的資金凈流入公募ETF。
有公募ETF基金經理表示,近期ETF受眾多資金追捧的主要原因,不能忽略的是ETF產品本身具備的優勢,指數基金本身就會通過較多投資標的分散其風險,其投資操作相較其他權益基金更加透明,也有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下調ETF產品管理費和托管費,向成熟市場指數基金的運作模式不斷靠攏。
公募基金ETF市場依然上演著“強者恒強”的局面,已經具備規模基礎的頭部ETF產品也進一步受到各路資金青睞。梳理發現,截至5月15日,公募基金市場上193只ETF產品的總規模有3414億元,而規模排名前十的ETF產品合計規模有2089億元,占比超六成;近8個交易日流入ETF的135億元資金,規模前十的產品也分得了89.14億元,占比高達66.03%。
此前,從一家大型公募FOF配置負責人處了解到,即便是對于旗下的FOF產品而言,他也會考慮規模比較高且背后投資者比例比較合理的ETF產品,因為這樣的ETF產品規模會比較穩定,很少會出現資金的快速撤離引發基金凈值波動的情況,這也是機構資金近兩年追捧這些產品的主要原因之一。
老牌公募基金旗下的頭部ETF產品持續受到資金追捧,頭部ETF產品的內部格局也在發生著巨大變化。由于跟蹤指數的不同、管理費率之間的差距以及不同產品在震蕩行情下單位凈值的變化差別,部分頭部ETF產品吸金能力尤為顯著,實現了基金份額和基金單位凈值的同步增長,基金規模突飛猛進。
最受關注的莫過于南方中證500ETF的快速崛起,已經開始撼動華夏上證50ETF的絕對龍頭地位。具體來看:今年以來截至5月15日,華夏上證50ETF的基金規模從458億元增至482億元,而南方中證500ETF的基金規模從335億元快速增至455億元,兩者之間的規模差距快速縮小。
實際上,在近三年的時間里,華夏上證50ETF都以巨大的領先優勢坐穩權益ETF(貨幣型ETF規模雖高,但其投資標的與權益型ETF差別較大,不具備比較性)的頭把交椅,而南方中證500ETF以及易方達創業板ETF等產品的快速崛起,勢必將改變此前“一基獨大”的ETF產品格局。
今年一季度期間市場風格向中證500漂移,中證500指數的投資性價比不斷走高或許是南方中證500指數規模快速增長的背后原因。上述ETF基金經理表示,“像跟蹤滬深300指數和中證500指數的ETF,投資標的兼備價值和成長屬性,當前的估值水平低、盈收穩定,這些ETF產品規模的持續走高也在意料之中。”(證券日報)
聰明資金換口味,股票型ETF雙雄爭霸
2019年以來,A股市場大小盤股風格切換,股票ETF市場格局也隨之悄然生變。統計顯示,截至5月15日,南方中證500ETF的年內規模增長近百億元,與股票ETF頭部基金——華夏上證50ETF的規模差距已大幅縮小至13.6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若A股市場的大盤風格繼續向中小盤風格切換,未來股票型ETF或將迎來“龍頭易主”局面。
4月份以來,隨著股市持續調整,聰明資金入市熱情猛增,大量買入股票ETF進行“抄底”。其中,南方中證500ETF備受資金追捧。
據統計數據,截至5月15日,南方中證500ETF的份額從年初的75億份增至82.9億份,漲幅10.6%;規模也從年初的334.7億元增至430.6億元,漲幅高達28.7%。與此同時,連續4個年度穩居股票型ETF規模首位的華夏上證50ETF,其份額卻從年初的200億份下降至176.8億份,降幅為11.6%;其規模也從年初的458億元下降至444億元,降幅為3%。
截至5月15日,資金申贖的此消彼長,導致華夏上證50ETF及南方中證500ETF這兩只產品的規模差距已大幅縮小至13.6億元,股票ETF的頭部格局已從此前的“獨領風騷”發展至“雙雄爭霸”局面。
南方基金相關投研人士表示,隨著4月以來的市場調整,短期風險得到較大釋放,在經濟韌性顯現、中長期投資價值仍較高的情況下,高效率低成本的ETF成為聰明資金入場布局的優選項。其中,南方500ETF備受青睞,5月6日至5月10日的5個交易日資金凈流入超35億元,在市場調整的背景下,投資者熱情依然不減。
隨著上半年A股市場大小盤風格的切換和演繹,中小盤風格的寬基指數基金或更具備“吸金”能力,股票ETF的市場格局或將迎來巨變。
華南某大型公募基金相關人士表示,展望后市,成長風格所代表的新經濟有望釋放較大潛力。成長龍頭股業績已逐漸回升,一季度中證500指數凈利潤同比增速達14%。雖然經歷了一波估值修復,但中證500指數估值仍處歷史低位,目前其市盈率僅約27倍,處于歷史估值偏低位置,安全邊際較高。估值低位疊加業績回升,中證500指數在當前時點仍具有不小的長期投資價值。
業內相關人士表示,若A股市場風格繼續轉向中小盤,未來股票型ETF或迎來“龍頭易主”的局面。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除了南方中證500ETF規模大幅度增長外,其他中小盤和創業板指數基金的規模也呈現大幅增長趨勢。
統計顯示,截至5月15日,嘉實中證500ETF、華夏中證500ETF等中小盤指數基金的規模增長幅度高達67.2%、52.6%。同時,博時創業板ETF、南方創業板ETF及易方達創業板ETF等創業板指數基金的規模增長更是高達190%、88.8%、85.7%。(上海證券報)
股票型ETF規模接近4000億,產品優勢明顯
2018年A股震蕩下行,但股票型ETF卻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實現份額與規模雙增長。進入2019年,股票型ETF“吸金”能力不減,截至2019年5月10日,股票型ETF規模合計3943.39億元,較2018年末增加571.27億元。
從種類和規模變化看,中證500、上證180、滬深300、創業板指等寬基指數規模增長較快。特別是一些頭部公司的明星產品,更是在這波行情中獲得了足夠多的關注。
4月以來A股市場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調整,但這并沒有影響投資者資金對于ETF的青睞。數據顯示,僅僅5月第二周(5月6日——5月10日),股票型ETF每日凈流入資金分別為57.68億元、32.64億元、22.71億元、30.57億元、9.58億元,合計凈流入資金超150億元,達153.17億元。
基金行業人士指出,美國ETF基金市場接近3萬億美元左右,國內ETF目前才4000億人民幣,發展的差距懸殊。美國最大ETF基金規模超過2500億元,我國最大的基金還不到500億,國內ETF市場的空間還非常大。過去20年美國ETF市場增速高達20%以上,國內市場未來也有望延續較快的發展速度。但要想未來真正發展壯大,還需要時間和市場的洗禮。
因此,2018年末以來,包括多家基金公司都發行了自己的首只ETF產品。(中融基金)
關鍵詞: 逆市加倉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