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市早盤持續拉升,創業板指、深成指均漲逾2%,滬指漲逾1%。5G板塊爆發,中興通訊急拉,大漲6%,富春股份、宜通世紀、吳通控股、中國聯通等集體拉升。稀土板塊集體上漲,北礦科技大漲超6%,科力遠、五礦稀土、北方稀土、銀河磁體、盛和資源等集體拉升。
楊德龍:保持信心和耐心,市場整體估值具備投資吸引力
市場在近期受到利空消息的影響持續回調,美股也出現了持續的下行,中外投資者都在等待消息面的明朗。外資機構近期再次重申對中國市場的樂觀預期,高盛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拋售美股做多A股,明確看好A股未來的走勢。
上周全球市場表現出現了一定的分化,美國股市出現了下跌。標普道瓊斯指數上周下跌0.7%,周線四連陰創出2016年以來的最長紀錄,而歐洲三大股指則出現了全線走高。對于美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擔憂,影響了投資者的情緒,導致美股的續下跌。據報道,高盛集團旗下多元資產基金在過去一周削減了美國股市的敞口。該集團旗下的高盛資產管理公司則加倉了中國A股,展現出對于A股市場的樂觀的態度。
其他的外資機構普遍預計中國市場將越來越國際化。之前投資者對于新興市場的債券和股票持倉比重過低,而今則對新興市場和亞洲股債市場的看法偏樂觀。對于中國經濟,很多外資機構認為,隨著減稅降費的政策的持續推進,配合消費的增長,民營企業資本開支的企穩,以及加大民營企業信貸支持等措施的實行,中國經濟將出現持續的回升。這有利于提高A股市場投資者的積極性,從而起到企穩市場的作用。
作為行情的風向標,券商股在今天出現了回升,拉動了市場的企穩,這也說明A股市場的表現已經吸引了一部分投資者入場。從近期ETF被大量資金申購,也可以看出,一般申購ETF的屬于機構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大量的申購ETF,也說明市場調整已經使得很多板塊和個股呈現出一定的估值吸引力,從而吸引了大量資金的入場布局。
從外資的流向來看,近期外資雖然有一定的凈流出,但是隨著MSCI納入A股的因子不斷的提升,外資對A股的配置比例也將有所提升。之前外資對A股的配置比例過低,在A股先后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富時羅素國際指數以及標普道瓊斯指數之后,外資對A股的配置需求大幅增加,因為很多外資基金它們的業績比較基準就是這三大國際指數。因此外資從對A股的態度從可配可不配變為未來是必須要配,這是必然會增大外資對A股的配置。預計全年外資配置A股的資金量仍然有望超過5000億。
當前外資持有A股的資金量為1.6萬多億,與第一大機構投資者公募基金持倉的資金量相比還差2000多億。預計到年底外資可能會取代公募基金,成為第一大機構投資者,這必然會對A股市場的生態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外資崇尚的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可能會盛行。(楊德龍宏觀策略研究)
基金經理聚焦“結構性機會”
面對A股市場近期的劇烈震蕩,許多基金經理都開始看淡市場短期波動,并寄望于A股長期上的“結構性機會”。
海富通基金就表示,當前A股整體估值依然低于歷史均值。政策方面,今年無論是整體宏觀政策還是具體的資本市場政策對市場均是正向的,市場短期的反復不妨礙結構性機會依然活躍,因此全年從宏觀對沖及資產演繹周期來看,后續對A股仍然保持樂觀態度。
經歷過去年暴風驟雨似的洗禮后,A股市場現在的抗壓能力更強,市場的情緒波動也顯得更為理性,短期利空不會改變A股逐漸形成的向上趨勢。
事實上,對于市場短期內可能持續波動,基金經理已經有充分預期。朱雀基金就表示,短期A股市場或進入復雜的調整和分化格局,但這一過程向下風險可控。朱雀基金同時強調,現階段,外部環境的沖擊或使得經濟企穩的步伐放緩,但不會逆轉回暖趨勢。供給側改革所帶來的減稅、市場開放等政策正在并且持續激發經濟活力。資本市場制度改革的高速推進為“熊牛轉折”奠定了制度基礎。因此,更傾向于認為,外部環境的變化對市場將產生擾動,但不會決定市場的走向。
泰達宏利基金表示,短期內,市場中仍然存在部分風險,市場大概率呈現震蕩趨勢。但泰達宏利基金同時表示,五月以來,利率的持續下行為市場提供了合理、寬裕的流動性,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外部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盡管外部因素對投資者熱情造成一定影響,但近期官方媒體的頻繁表態提振投資者信心,市場情緒在前期波動后趨于平穩。
即便在A股的短期波動中,情緒正面的基金經理們看到的更多是“結構性機會”。
招商基金表示,隨著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增加,國內政策的相應調整仍可期待;與此同時,5月的流動性較4月也有所好轉,中期來看不宜對A股走勢過度悲觀。板塊上,宜重點關注回調后估值趨于合理、業績成長性佳的個股以及受益政策扶持的自主可控主題的相關個股。
朱雀基金則表示,總體看,資產“又好又便宜”、友善的貨幣環境、資本市場制度日趨完善的三個大邏輯不變,維持A股在2019年完成熊牛轉折的看法不變。需要投資者多一些耐心,去甄別出不易受外部環境影響、主業成長確定性高、具備持續競爭力的公司,對于此類公司,短期的調整或構筑了中長期的底部,將是一次買入的機會。
浦銀安盛基金認為,由于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經濟和政策不確定性增加,市場短期波動正在加大,但從4月下旬以來,市場的調整已經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利空的影響。展望未來,聚焦景氣、立足中長期是穿越波動的主要辦法,公司將繼續重點關注金融、消費、光伏、農業、半導體等行業的機會。(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