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截至5月20日收盤,滬深兩市共422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中報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喜公司(包括預增98家、略增36家、扭虧33家、續盈4家)有171家,占比為四成;業績預虧的公司有190家,61家公司為不確定。值得關注的是,共77家上市公司有望實現凈利潤翻倍。
中報業績搶先看!77家有望凈利潤翻倍
具體來看,開爾新材、民和股份、寧波富邦、天順股份等4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10倍以上,浙江永強、中礦資源、金溢科技等12家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300%以上。
業績增長幅度最亮眼的開爾新材,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凈利潤為0.60億元至0.65億元,同比增長85.59倍至 92.81倍。
根據公司公告,開爾新材2019年半年度業績較上年同期相比大幅變動,主要因為2018年下半年以來,公司訂單量持續上升,產品產銷量增加,主營業務持續呈現較快增長態勢;同時,以前年度公司外延式拓展投資效益逐步體現。
受益于業績的大幅增長,開爾新材股價走勢較好,年初以來股價累計上漲98.59%,接近翻倍。
需要說明的是,部分公司業績大幅增長,主要由去年同期低基數、收購公司業績并表、投資收益等所致,一般參考意義不大。真正好的業績增長主要來自企業自身的內生性增長,也就是靠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投資者需對此進行甄別。
從行業來看,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最為景氣的行業為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在51家披露中報業績預告的公司中,茂碩電源、大立科技、中興通訊、立訊精密等30家為盈利,占比約六成。
對于電子板塊,招商證券認為,電子板塊的投資需要很好地平衡周期與成長屬性。2019年因宏觀經濟+創新小年,電子需求端仍疲軟,產能+庫存仍在消化,行業仍處于下行期,但可逐漸預期2020年的5G向上周期。從成長角度,可以把握結構創新和產業轉移、精選有競爭力的優質細分龍頭和主線。
恒大高新、紅寶麗、青島金王等化工企業今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也不錯。
華泰證券表示,預計化工行業整體景氣將震蕩下行,但龍頭企業份額持續提升,進而帶動行業走向一體化和集中。看好的主線包括:1)染料、農藥及中間體;2)行業龍頭長期受益于份額提升;3)民營煉化;4)精細化工、新材料等新興領域。
華創證券也對化工行業繼續給予“推薦”評級,認為供給側改革以安全為最主要推手,以江蘇區域為重點,行業屬性上有更多安全隱患或企業生產安全問題最大的領域將首當其沖。以安全為推手行業將迎來“深層次”二次供給側改革,中長期行業格局重塑,重點關注染料、農藥、精細化工品板塊和一體化龍頭。(東方財富證券研究所)
調整中看好成長股,三大板塊中報業績“成色”亮眼
大盤在沖擊3300點未果后出現大幅回落,板塊出現普跌。隨著大盤波動的加劇,成長性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從已披露中報業績預告的公司來看,建筑、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等板塊業績預喜占比靠前,投資者可從中尋找真成長的投資標的。
建筑盈利有望快速增長
2019年一季度年建筑上市公司整體營業收入同增13.21%,環比繼續提升1.08%,延續2018年第四季度的上行趨勢;歸母凈利潤同比增12.29%,環比大幅提升19.76%,實現觸底回升。有行業人士指出,未來隨著信用不斷傳導、基建持續復蘇,地產投資快速增長,建筑板塊收入及盈利有望延續快速增長。
食品飲料高端酒營收表現超預期
食品飲料行業2019年一季度完成營業收入1996.54億元,同比增長14.83%;歸母凈利潤400.61億元,同比增長21.96%。分細分行業來看,白酒行業在2018年第三季度經歷短暫調整,進入春節旺季后,名酒動銷、需求好于預期,2018年第四季度與2019年一季度收入分別為同比增長30%、23%,業績分別為同比增長 43%、38%,環比提速明顯。進入2018年以來酒企提價驅動力減弱,結構升級成為主旋律,表現為上市公司整體毛利率持續提升。大眾品行業,整體來看營業收入以穩為主,利潤趨勢向好,大眾子行業2019年一季度多數呈現向好趨勢。
紡織服裝減稅帶動消費信心提升
受存貨跌價損失、商譽減值以及四季度溫暖天氣影響冬裝銷售等因素影響,2018年四季度紡織服裝行業凈利潤出現下降。進入一季度后,行業業績保持同比平穩態勢,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出現正增長,利潤增速環比好轉。展望未來,高基數影響自第二季度將逐步消除,疊加減稅等促進消費等政策落地,有望帶來終端零售邊際修復。
申萬宏源證券分析師王立平指出,2019年一季度行業增速企穩,3月出現改善趨勢。減稅政策帶動消費信心提升,伴隨一二線城市地產交易活躍帶動的財富效應催化,3月份起頭部城市的中高端百貨消費出現回暖趨勢。其中,一季度服裝品類累計增速為2.6%,3月份單月增速6.3%,小幅改善企穩向好。整體來看,一季度行業企穩,高端消費回暖超預期,大眾消費有望修復,運動、電商與化妝品板塊持續高成長,繼續看好二季度行業回暖。(金融投資報)
52家公司中報業績有望倍增,今年來股價漲勢普遍喜人
從行業來看,預喜公司主要扎堆在食品飲料、建筑裝飾、建筑材料、電子、農林牧漁和化工等六個行業。如果從中報預告反映的行業景氣度角度觀察,農林牧漁中的禽類養殖業景氣度的提升最具韌性,通信與化學制品類復蘇較快,電子和通用機械也表現出良好的持續性。
而預增下限靠前的52家公司中,農林牧漁和化工行業公司也比較多,如民和股份、仙壇股份來自農林牧漁,大慶華科、紅寶麗為化工行業公司,總體來看,大消費和中游設備領域公司居多。
從股價表現看,中報業績預喜公司今年普遍上漲,并且大幅跑贏指數,同時呈現業績越好股價越強勁特征。例如,143家中報預增下限為正的公司今年股價平均上漲29.18%,大幅跑贏指數。而52家預增下限100%以上公司僅6家今年累計股價下跌,而且多數為微跌,平均漲幅更是達到35.55%,漲幅超過100%的就有開爾新材、寧波東力、金新農、*ST凡谷、民和股份、仙壇股份等六家。
業績向好、股價出彩的同時,可以看到中報預告時,一季報也已出爐,因此機構一季度整體持股變化也浮現水面。記者據Wind統計發現,在中報向好公司中,部分獲得了機構加倉。例如預增65.18%-140.26%的麥達數字去年底時機構僅持有69.91萬股,一季度竟被機構大舉加倉超過4000萬股。*ST凡谷、東南網架、三七互娛、中華企業和中礦資源獲加倉數量更是在4600萬-11000萬股之間。江南化工、報喜鳥等獲加倉數量也超過1000萬股。而這些公司中不乏預增下限靠前的。
例如一季報顯示基金普遍減持,而中報預增較好的公司獲增持比例幅度也靠前,像大立科技、科達利與雄韜股份位就被基金大幅增持。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中報預喜公司中,一季度籌碼集中度提高的還有不少。譬如凱倫股份一季度股東戶均持股數量較去年底增加44.17%,中礦資源、世嘉科技增幅也超過40%。一季度股東戶均持股數量增加超過20%的公司還有立訊精密、麥達數字、開爾新材、德美化工、衛士通、紫光國微、百潤股份和科達利。(大眾證券報)
關鍵詞: 中報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