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多面性,馬克筆作品,由畫家徐徐授權尹生價值觀獨家使用。
在目前的時點,能否正確的認識擴張的意義及其邊界,能否構建起自己的基本價值業務、并基于它獲得主導性的用戶入口地位,對O2O領域的明星創始人們而言,將是決定他們能否笑到最后、率先拿到千億美元市值俱樂部門票的關鍵。
在過去的8年中,美團(包括合并后的美團點評,即新美大)和它的眾多競爭對手們給人的想象空間主要集中在這樣一個角色——潛在的綜合生活服務O2O領域的主導入口、進而是移動互聯網的核心入口之一——圍繞這個角色的競爭,是過去幾年中國互聯網領域最重要的競爭主題之一。
表面上看,這個領域具備成就這種角色的條件——龐大的潛在市場規模(上萬億元),與每個人每個家庭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從而可能獲得上億的潛在日活躍用戶規模),是實物電商之后又一個建立交易生態的機會(實物電商的直接和間接價值讓人艷羨,但跑馬圈地已基本結束)等。
但現實是,盡管該領域的整合跡象早幾年就已經出現,比如滴滴與快的、美團與大眾點評的合并,攜程收購去哪兒,幾個月前餓了么又收購了百度外賣,摩拜與OfO的合并也傳了很久,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整合并沒有讓這個領域呈現出方向的確定性(除了對投資需求的確定性),相反,形勢越來越混亂:美團點評進入了滴滴、攜程的地盤,滴滴也似乎對摩拜、美團點評、攜程的地盤越來越上心。
對這些公司而言,主要的挑戰是(就像尹生在之前的文章《社會共治、技術驅動和AT現實》中提到的),O2O常常受制于線下供應能力,用戶價值主要在線下實現,不同的服務種類通常代表著不同的用戶體驗,以及本地特性導致的關系碎片化,這使得集中式的綜合O2O入口的必要性和價值打了不小折扣。
而一個強大的綜合用戶入口地位,往往是在互聯網領域建立主流行業地位和生態主導地位的基礎,也可能正是美團點評的投資者們的最大期待所在,比如騰訊、阿里、百度、京東這些主要的商業帝國就是如此——騰訊基于即時通訊和社區,阿里和京東基于實物電商,百度基于搜索。
通常,一個應用和服務能否建立主導用戶入口地位,取決于下列因素中的一個或多個:潛在用戶規模是否夠大,用戶對價值認知的明確性與穩定性,價值的重要性或基本性,用戶價值評價標準的共識性,用戶個人資產的積累,以及有利于提高用戶的認知或依賴程度的客觀屬性,比如價值的可替代程度和供給的可集中化程度、價值實現過程或方式的差異化、以及是否存在與用戶規模或使用規模相關的先發優勢等。
這也是為什么迄今為止,始終處于主導地位的互聯網用戶入口仍然主要來自上述三個領域,因為只有它們碰巧與上述因素保持了最大程度的一致性,相反,始終排在用戶使用率前列的資訊網站就沒有這么幸運,在這個領域一直沒有出現一個占絕對主導地位的應用,這可能是因為:
基于人工(從而是分散化的)的生產模式和瀏覽模式下用戶價值評價標準的多樣化,讓這個領域呈現出入口的豐富性。只有到了最近,隨著技術生產模式的使用,才在今日頭條這樣的應用中表現出了入口集中化的勢頭(盡管這種勢頭能維持多久,還還受其他因素的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