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山東特檢泰山大學科技園建設啟動儀式在泰安舉行,標志著山東省首家企業牽頭、政府參與、整合高校優勢資源、采取新模式建設的大學科技園正式啟動。
為加快培育“四新”經濟,服務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近期山東省科技廳會同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財政廳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大學科技園建設的實施意見》和《山東省大學科技園管理辦法》,旨在從省級層面規劃大學科技園的建設布局,積極探索多元化大學科技園建設模式,加快打造一批生態良好、人才集聚、資源高效利用的雙創中心和科技成果轉化平臺。
一是充分發揮高校、企業、科技園區和當地政府等方面的作用,積極探索多元化的大學科技園組建模式。既深化原有的高校牽頭建設大學科技園的模式,大力發展以科研為紐帶的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型大學科技園;同時,加快機制創新,積極推動以科技企業、科技園區和地方政府為主體,發揮自身優勢,聯合高校、院所等科技資源,牽頭建設需求引導型大學科技園和各類特色化、專業化大學科技園。推動大學科技園組建或委托專業化、市場化運營團隊負責園區管理運行。
二是不斷加強“十個一”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大學科技園服務保障能力。即建設一個專業化眾創空間和科技企業孵化器,組建一支專業化的創業導師隊伍,建設或引進一個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獨立或聯合社會力量共同設立一支天使投資基金和科技成果轉化投資基金,建設一家院士工作站或千人計劃專家工作站等,建設一家開放共享的中試基地,建立一家知識產權專業服務機構或分支機構,建設一家企業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公共研發服務平臺,建設一支專業化服務團隊,建立一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為大學科技園入駐企業提供全方位、集成化的創新創業服務。
三是探索多方共建機制。發揮科技、教育、地方政府和有關專業廳局的作用,立足自身職能,強化相關政策措施,共同支持大學科技園建設。此次山東特檢泰山大學科技園就是由省科技廳、教育廳、質監局和泰安市政府四方共建。
預計到2021年,山東新建省級以上大學科技園10家左右,其中國家大學科技園2-3家,形成以國家大學科技園為引領、省級大學科技園為支撐,層次分明、功能定位清晰、相互滲透、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