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積極發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通過“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模式,推行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模式,促進傳統農業的改造與升級,實現農產品品質提升和效益增加。
農之鑫合作社:抱團闖市場
2010年,農之鑫農機專業合作社在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成立。合作社以棉花全程機械化栽培以及現代農業裝備技術及先進的農機化作業服務為主。
在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大力扶持下,目前農之鑫合作社已完成土地流轉10萬多畝,擁有各類全國先進大中型農機具上百臺,并配有衛星導航等先進設備,擁有全疆最大的高標準農機綜合服務中心,與周邊的家庭農場以及相關上下游企業進行合作經營。
農之鑫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馬建飛說:“我們的農機應用推廣到產前、產中、產后,每個環節合作社都全程關注,科技手段大大提高了農業產出效率,無形中增加了社員的收入。”
雪山果園:龍頭企業做示范
近年來,農業園區在實踐中深入實施“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模式,構建產加銷一體化的產業組織體系,實現多贏的效果。
作為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新疆雪山果園食品有限公司,集林果種植、生產加工、電子商務及線下銷售、旅游觀光于一體,是一家典型的綜合性農業企業。公司以“公司+農民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生產“雪山果園”牌紅棗、葡萄干等200余種新疆特產,依托電商平臺,每天可收到300多個新疆特產訂單,銷售額達到3萬元-5萬元。
雪山果園將農副產品與電子商務、旅游業相融合,為加快新疆優質農產品走出去、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有效增加農民收入發揮積極作用。
岐峰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助推現代農業搶灘登陸
作為昌吉州最大的農副產品交易市場的絲綢之路岐峰電子商務物流園,是集電子商務、農產品物流、農產品配送等為一體,直接帶動周邊100多個專業合作社、2000余農戶近8萬畝農副產品種植和銷售,帶動周邊500戶農民創業,上下游產業帶動就業2萬余人。
5月14日凌晨,在新疆岐峰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內,數十輛來自烏魯木齊、克拉瑪依等地的運菜車裝滿蔬菜,緩緩駛出。昌吉市農興農樂農牧業供銷聯合社理事長哈建軍說:“現在我們的蔬菜和其他農產品已經銷售到昌吉周邊300公里以外的大大小小13個商超和單位,也不會發愁產品不好賣了。”
推廣布局:1+1+1>3
在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這種新型組織形態下,各類主體優勢互補,統籌發展、分工合作、產業互聯、優勢互補,達到了1+1+1>3的效果。
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主任王文有說:“2018年,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將通過一系列農業產業化扶持政策,發揮高新技術企業、龍頭企業作用,培育發展一批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解決‘千家萬戶小生產’與‘千變萬化大市場’不能有效對接的難題。”
據了解,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將圍繞產業鏈布局推廣輻射鏈,鼓勵龍頭企業向前端延伸,帶動農戶建設原料基地、向后端延伸建設物流營銷和服務網絡,輻射帶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與農民建立穩定的訂單和契約關系,以“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形式讓農民分享全鏈條增值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