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入競爭-虧本降價-瘋狂燒錢-獲取用戶-擴大規模-建立壁壘-獲得融資-講新故事-切入競爭……這基本上是互聯網行業,對資本市場的游戲套路。
如今,和互聯網行業挨得非常近,但是又不算純粹互聯網的云市場領域,也對互聯網行業的這一游戲套路掌握得很清楚。只不過,照貓畫虎之下,也自然難免失之偏頗。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云計算CDN領域“燒錢”是學會了,但是“建立壁壘”卻沒有學會,而后者才是區隔競爭對手、在競爭中勝出的關鍵。
這其中既源于云計算CDN是屬于2B市場,和大部分2C的互聯網領域不同,剛性成本比重更大,燒錢的邊際效應沒那么明顯;當然也有云計算CDN領域的很多廠商在從前年底開始慢慢回暖、加熱的2B行情中,逐漸失去了理智有莫大的關系,總以為,一級市場上的“熱錢”很多,只要能不斷擴大規模、做多流水、講出新故事,就有源源不斷的資金進來。
芒格曾經說過,“互聯網對社會是美好的,但是對于資本家來說純屬禍害,有很多都是提升效率降低利潤的。互聯網會讓每個企業少賺錢,而不是多賺錢……”芒格這些話未必完全對,但也有非常值得品鑒的地方,對于云計算CDN領域的廠商和投資者來說,是時候重新揣摩理解芒格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了。
低調的燒錢大戶,云計算CDN有人點火有人加油
電商燒錢,視頻燒錢,團購燒錢,O2O燒錢,互聯網金融燒錢,共享經濟燒錢,直播燒錢……此前很多人以為只有純粹的互聯網領域,尤其是其中的2C領會,才會上演燒錢大戰的戲碼。但是,令大家沒有想到的是,如今在TMT大行業的其他領域,尤其是2B領域,燒錢之風也愈演愈烈,云計算CDN就是其中的一大分支。口說無憑,不如直接讓數據來說話。
先說阿里,作為一家提供云服務的綜合廠商,近年來阿里在云服務市場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其業務已經涵蓋了IaaS、PaaS、SasS三層,包含了服務器、彈性計算、存儲、網絡、CDN、數據庫、ET、中間件、整體解決方案等等。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在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阿里云燒錢起來,也是有如“燎原烈火”。最近,阿里發布了最新一季度的財報,不出意外,阿里云又虧損了,虧損額高達7.93億元,上一個季度阿里云的則虧損了6.97億元,而再往前推四個季度,阿里云的虧損分別是5.3億元、4億元、3.4億元、5.1億元。不難看出,阿里云一年下來,要燒掉阿里巴巴24億左右人民幣。
雖然騰訊在組織架構上并沒有成立單獨的騰訊云事業群,但是和阿里巴巴一樣,騰訊也非常注重云計算CDN領域的布局,馬化騰就曾經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未來的互聯網,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處理大數據。”
或許正是因為馬化騰的論斷,騰訊云尤為注重數據中心的建設。此外,對政務云方面的投入也是不計成本。此前騰訊云 0.01 元投標廈門政務外網云服務項目事件,就在整個行業里鬧得沸沸揚揚,阿里云總裁胡曉明甚至不惜在公開演講中炮轟,“如何去尊重技術本身的價值是一件重要的事,騰訊云一分錢中標廈門政務云,是在對行業進行破壞,馬化騰和騰訊云對云計算市場是不負責任的。”
關鍵詞: 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