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承載了世人的情感,見證了歷史的興衰;她聯系著沿海和內陸,4億多人與之共生存同命運。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這是多少人夢里水鄉的模樣,但是如今只存于人們的記憶之中。長江流域每年廢水排放總量最高達三百多億噸,占全國近五成;污水肆意排放,水生生物急劇減少,水質富營養化日趨嚴重。
遠超環境容量的開發強度和不合理的開發方式,讓母親河傷痕累累,我們必須猛藥去疴、刮骨療毒。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這是總書記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立下的規矩、劃定的紅線。
強調大保護,是要以大保護、生態優先的規矩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不搞大開發,是要防止一哄而上,剎住無序開發、破壞性開發和超范圍開發,實現科學、綠色、可持續的發展。
保護長江就是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就是保護社會經濟健康發展賴以依托的載體。所以,沿江各省市必須從思想認識到具體行動實現根本轉變,苦干實干、久久為功;必須認識到發展不在于朝夕之“贏”,保護是為了長遠之“興”,切實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必須還江于民,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幸福感和獲得感,唱好新時代的長江之歌,給子孫后代留下一條清潔美麗的萬里長江。
關鍵詞: 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