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上周的一次臨時會議上,我跟團隊核心人員開會時說過一句話:一定要去面對你不懂的東西,去挑戰你不會的領域,不要因為害怕而逃避或回避,你不懂的你不會的才會讓你成長和進步,讓你價值增長或暴漲。
比如說,很多傳統的企劃和營銷,到現在都不懂新媒體的運作和模式,但他們又不愿意去嘗試、學習、鉆研、實踐。明明知道這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東西,卻因為不懂不會而遲遲不曾開始。要知道,越往后面,新媒體運營的成本只會越高,我們為此付出的代價只會越大。
我們最害怕的不是碰上一個沒有思想的企劃,而是一個沒有執行力的企劃。你沒有思想沒關系,我給你思想,你能夠執行好就可以。你不好的地方不行的地方,你可以借別人的勢。借勢不是自己弱小的表現,借勢反而是一種能力。
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去借勢。從去年年底,我也一直在琢磨這個問題。企劃應該如何借勢?營銷應該如何借勢?總結下來,可以簡單歸納幾點:
一、想辦法借各種勢,借抖音、小紅書、公眾號、淘寶直播這些平臺的勢,不要去給別人交學費。借勢不是去給抖音充值,是去找抖音借勢,要分清這兩點的區別,區別就在于內容管理,大部分平臺都是內容平臺,靠自己出產好的內容、帶來天生免費的流量和去買平臺的流量是有本質區別的。
二、借體育賽事、熱點事件這類事件之勢。boss直聘第一次出圈就是上一屆世界杯,他們出了一個廣告,一幫熱血青年在球場上拉出大旗,上面寫“找工作要和老板談”。包括還有英利集團,也是當年在世界杯期間買了相關廣告,一下子火了。在品牌早期只有一把籌碼的時候,一定要去賭確定性更強的事情,那就是體育賽事、熱點事件。
三、借知名IP的勢。娛樂明星能不能借?網絡紅人能不能借?都能借,很多品牌最早都是靠娛樂明星起來的。之前有一個選秀比賽,里面出來一個叫利路修的紅人,瑞幸咖啡第一個就沖上去把他簽了,簽了之后就收獲了他的流量。衛龍辣條最早起來就是把自己的官網界面做得跟蘋果發布會很像,拍了很多仿照蘋果發布會的小視頻,然后全網爆炒。很多時候起步是最難的,因為沒有籌碼,所以在這個時候就是要出奇制勝,去找到那些可以借的流量紅利。
我知道,這個世界上最容易做的事,就是指責別人;最難做的事,就是認清自己。沒有絕對的答案,也沒有絕對的真理,只是說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考的維度,供大家參考而已。
作者簡介:秦晚紅,湖北紅安人,青年作家,品牌顧問,資深策劃人,醫院運營管理者,百企聯盟創始人,創業就業指導師。代表作:《鄭漂七年》。相關說明:尊重每一份勞動成果!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江淮紀實”公眾號授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