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投資要點
團隊、產品、渠道底蘊深厚,乘風躍居光伏正銀龍頭:1)專注電子漿料,乘國產化東風躍居龍一:公司成立于2015 年,專注于電子漿料研發銷售,乘PERC 銀漿國產化浪潮,19-22 年銷量自209.2 噸增長至1374.1 噸,市占率11.4%-42.7%;憑借產品技術優勢躍居正銀龍頭。2)核心團隊優秀,商業/技術人才兼備:核心團隊自三星時代起合作多年,以劉海東為首負責拓寬公司市場,深耕銀漿30 年的技術老將岡本珍范為首負責漿料研發,團隊實力強大。3)研發+渠道打造優勢,N 型時代持續發力: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入,19-22 年CAGR 達76.49%;公司注重知識產權,專利總數330 項,遠超可比公司。
公司以品質穩定、快速迭代的產品和完善的客戶響應機制在業內獲得較高認可,積累粘性較強的優質客戶,N 型時代有望持續發力。
高壁壘疊加技術升級,國產化浪潮中強者愈強:1)N 型組件替代加速,銀漿市場有望持續擴大:我們預計2023 年TOPCon 電池出貨超140GW,N 型電池滲透率近30%。22 年銀漿市場需求量約3100 噸,我們預計23-25 年將達約4700/6200/7200 噸,22-25 年CAGR為31.7%。 N 型電池銀耗提升,22 年PERC/TOPCon/HJT 單瓦銀耗約10/14/18mg,我們預計23 年 TOPCon/HJT 單瓦銀耗仍為PERC1.3/1.4 倍。同時,N 型銀漿加工費亦有上升,TOPCon/HJT 加工費約為PERC1.6 倍/2.2 倍,技術迭代推動銀漿量價雙升α。2)銀粉國產化帶動成本下降,同時提升銀漿配方難度、競爭壁壘提高:銀漿具定制化特點,配方和工藝需根據客戶要求快速迭代。隨著成本競爭加劇,二三線企業產能逐步出清,頭部企業市占率不斷擴大,22 年/23 年預計CR3 達80.9%/85.6%。3)銀包銅有望降低成本,電鍍銅暫無經濟性:銀漿價格受銀價主導,銀包銅技術能顯著降低銀耗,提升銀漿路線經濟性;目前銀包銅技術產業化推進順利,預計2023 年底銀包銅+0BB 方案將落地;電鍍銅路線整體成本較高,暫無經濟性,有待新技術突破。
乘國產化東風,以多業務布局強化龍頭競爭優勢:1)不斷精進,以產品鞏固行業優勢:
公司產品儲備多,TOPCon 產品性能優秀。PERC 存量市場優勢能使公司在TOPCon 電池放量之際依然快速搶占市場。2)定制化增強客戶粘性,持續迭代增強競爭壁壘:以靈活高效的客戶響應體系,增強用戶黏度。提高直銷占比,減少中間環節,持續迭代+提升技術匹配能力增強競爭壁壘。3)銀粉國產化提升銀漿制作壁壘,帶動量產銀漿成本下降:國產化加大銀漿廠配方難度,行業競爭壁壘提升;銀漿國產化有望降低進口采購成本,持續推進降本增效。4)開拓新賽道,打通業績第二曲線:公司匠聚和德朗聚覆蓋電子用銅漿、導熱膠領域。23 年有望實現扭虧為盈,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基于公司正面銀漿的領先地位,有望充分受益于N 型迭代下全球光伏裝機需求的高速發展,我們預計公司2023-25 年歸母凈利潤為5.9/8.2/10.2 億元,同增51%/38%/25%,對應EPS 為3.6/4.9/6.2 元。考慮公司團隊、技術、渠道方面的優勢,我們給予公司2023 年30xPE,對應目標價107.3 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上漲超預期、下游行業需求增長不及預期、競爭加劇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