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園
移動支付使用場景更加豐富 構建智慧生活
“五一”小長假的支付數據顯示,移動支付用戶群仍在快速增長,使用場景快速增加。從紙幣、存折、銀行卡到移動支付,支付手段已經打破“止于支付”的局限,正在構建人們的智慧生活。
國產北斗芯片等關鍵技術獲突破 從區域走向全球
5月15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在北京發布《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19)》(以下簡稱“白皮書”)。
動作捕捉、VR應用 全景展現非遺場景
穿越浩瀚歷史長河,中華大地上,留存至今的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可觀。如何傳承好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三維動畫、虛擬現實、全息投影……
北斗應用邁向“標配化”發展新階段
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016億元,北斗應用正在諸多領域邁向“標配化”發展新階段。
印度新合成25種喹啉衍生物 可殺死癌細胞
印度研究人員最近報告說,他們新合成25種喹啉衍生物,在用實驗室培育癌細胞系進行的測試中,它們表現出強大的抗癌活性。
我首次實驗驗證三維量子霍爾效應 開拓全新的領域和視角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喬振華課題組與南方科技大學張立源課題組等合作,經過5年多的努力,首次在毫米級的碲化鋯材料上觀測到三維量子霍爾效應
多項成果將亮相2019科技活動周 展品與公眾互動性更強
記者今天從科技部了解到,2019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將于5月19——26日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
大興國際機場:領銜打造世界級機場群
5月13日上午9 時30分,一架南方航空公司空客A380飛機平穩降落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西一跑道上,隨后,東方航空公司空客A350-900飛機、國際航空公司波音B747-8飛機
新研究:仿生膠水可快速強力止血
怎樣才能使傷口快速愈合?來自浙江大學醫學院等單位的研究團隊報告了一種能在數十秒內完全止住大動脈損傷和心臟穿透傷大出血的仿生水凝膠材料
科學家研發出DNA計算機 落地或需20年
如今,無論在生活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離不開計算機的幫忙。然而,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目前電子計算的并行運算速度和存儲能力面臨發展瓶頸,科學家開始尋找新的計算媒介。
厲害!“3D打印機”水下鋪“路”
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五代深水整平船“一航津平2”日前在江蘇南通下水,集基準定位、石料輸送、高精度鋪設整平、質量檢測驗收等于一體
新型催化劑可將制氫成本降低80% 提升穩定性
13日,記者從浙江大學獲悉,該校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侯陽研究員,通過將高度分散的鎳單原子錨定在氮—硫摻雜的多孔納米碳基底,設計開發
國內民航機場首部測云雷達即將投入業務運行
13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迎來4架飛機的真機試飛,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3所研制的國內民航機場首部測云雷達也即將投入業務運行。
NASA首個展示行星防御技術 看航天器與小行星相撞會怎樣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報道,作為NASA首個展示行星防御技術的任務,“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航天器將于2022年9月與雙小行星系統“雙子星”中較小的“雙子星B”(Didymos B)相撞
基因藥物療法可治心肌梗死
記者日前從聯合國“國際遺傳工程和生物技術中心”(ICGEB)獲悉,其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新型療法,通過植入基因藥物,可以幫助誘導心臟細胞再生,治療心臟衰竭。
新型抗結核藥物療效好更安全
俄羅斯庫爾恰托夫研究所納米、生物信息、認知、社會技術中心與俄聯邦國家預算科學機構“中央結核病科學研究所”,在已知抗結核抗生素D-環絲氨酸基礎上研制出療效和安全性更好
環形RNA家族 揭示免疫系統調控的“黑匣子”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生化所)陳玲玲研究組的一項最新發現受到免疫系統疾病領域醫學界人士的關注。
湖南省首個5G基礎網絡全覆蓋的城區建成
長沙市天心區日前宣布,5G站址布點1432個,全區5G網絡基礎建設基本完成。這意味著湖南省首個5G基礎網絡全覆蓋的城區建成。